qy球友会(千亿)

科研进展

qy球友会(千亿)等微晶玻璃固化重金属协同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顺利获得科技成果评价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2-08-15打印】【关闭

  近期,qy球友会(千亿)与山东恒远利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大明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微晶玻璃固化重金属协同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顺利顺利获得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科技成果评价。该技术顺利获得开发新型微晶玻璃实现了危废/固废多元重金属同步-稳定固化,重金属溶出率低,兼容性强。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同步稳定固化多元重金属的“核-壳结构微晶玻璃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工业危废年产排量超1亿吨,其中重金属危废约占三分之一,对土壤、水体、植物和人体危害巨大,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置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开展的关键。现在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重金属危废处置的主要方式,受熟料矿物种类固定、重金属选择性要求高、玻璃体占比小、体系单一等限制,处置危废种类少(铬渣、电子废料等重金属危废限制入窑)、掺量低,亟需开展危废资源化处置新型技术及装备。

  针对以上问题,研发团队遵循重金属危废/固废“深度无害化处置协同资源化高质利用的创新思路,研发了重金属危废/固废玻璃化新体系与成玻新技术,开发了微晶玻璃固化重金属晶相选型新方法,研制了同步-稳定固化多元重金属“核-壳结构微晶玻璃,开展了重金属危废/固废玻璃陆续在成型-动态晶化短流程工艺与装备。典型重金属(Cr、Pb、Mn、Ni等)浸出浓度低至10-2mg/L量级,部分重金属达到“近零”溶出该项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1件,立项团体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支撑国家部委出台危废/固废处置产业指导文件12项。

  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顺利获得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qy球友会(千亿)副所长杨研究员、资源环境绿色过程工程研究部副主任王志研究员、科技开发处处长黄孝文,以及项目骨干、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参会,山东恒远利废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合作单位领导和项目骨干十余人线上参会。副所长杨超致辞,曹建尉研究员代表项目团队进行了成果汇报和专家质询答辩。

  评价委员会由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院士担任主任,北京科技大学袁章福教授担任副主任,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艳军教授级高工、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吴玉锋教授、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史佩京研究员担任委员。

  该项新技术的实施对于有助于重金属危废/固废由“无害化处置“无害化深度处置协同资源化高质循环利用模式转变,以及新能源、有色冶金、垃圾焚烧等行业的废渣处置绿色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重金属危废/固废治理给予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会议现场

  (资源环境绿色过程工程研究部、科技开发处